项目名称 | 浙江海洲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 |
机构名称 | 浙江圣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
被评价单位 | 浙江海洲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简介 | 浙江海洲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洲药业”),前身为临海制药厂,1996年被浙江尖峰集团兼并,1997年改名为浙江尖峰海洲制药有限公司,2014年改名为浙江海洲制药有限公司,2024年1月10日改名为浙江海洲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化学合成原料药及有机中间体研发、生产、销售为主的现代新型医药化工企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有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公司地处浙江省临海市沿海工业园区,现有员工560人,配备专职安管员12人、注册安全工程师4人。 1)现有产品: 企业在役共计9个产品,包括:200吨/年愈创木酚磺酸钾(一车间)、200吨/年ME(美索巴莫)(三车间)、150吨/年IV(不含缩合工序、精制工序,即年产187.5吨/年中间体IV-N1,八车间)、1000吨/年氨基甘油(二车间、九车间)、500吨/年IH(碘海醇,十一车间)、120吨/年ID(碘克沙醇、十二车间)、150吨/年IP(碘帕醇(DPC),十二车间(单独线生产))、761吨/年IH-N1(碘海醇中间体(D747),十三车间)、350吨/年碘回收(废水预处理车间)。企业委托浙江圣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于2022年07月出具了《浙江海洲制药有限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编号:浙圣泰【评】字第2022-2074号),于2022年8月15日取得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延期换发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浙江道宇安环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09月出具了《浙江海洲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0吨ME、30吨CS、500吨IH、150吨IV、150吨IP、2000吨GF、300吨PY、200吨IH-N1、300吨IV-N1、200吨D5等产品及配套碘回收技改项目(本次验收:年产350吨碘回收、500吨IH、150吨IP、200吨IH-N1)及年产120吨碘克沙醇技改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编号:道宇【评】字第2310005号),并于2024年09月09日变更换发了《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ZJ)WH安许证字[2022]-J-1292,许可范围为:年产:1,3-二氯-2-丙醇1700吨、18%氨水1868吨,年副产:甲醇58吨、醋酸174吨、乙酸甲酯872吨、30%盐酸100吨、混酸(醋酸42%、乙酸酐56%)518吨,年回收:甲醇8769吨、甲苯735吨、乙酸乙酯635吨、乙醇1751吨、95%乙醇溶液6980吨、碳酸二甲酯80吨、异丙醇1757吨、乙酸酐276吨、正丁醇8700吨、乙二醇单甲醚540吨、三氯甲烷630吨、18%氨水119吨,有效期至2025年08月04日。 2)与浙江圣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2022年07月出具的《浙江海洲制药有限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编号:浙圣泰【评】字第2022-2074号)相比,三年来主要变化、变更情况: (1)环保设施设计诊断、风险评估:企业已根据《浙江省危险化学品安全专业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浙江昌明药业有限公司“11・20”爆燃事故情况的通报》(浙危化安委办〔2021〕l号)、《关于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近期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浙安委办〔2022〕27号)的要求针对在役环保设施委托宁波天大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于2022年08月出具了《浙江海洲制药有限公司环保设施安全设计诊断报告》、委托浙江圣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于2022年09月出具了《浙江海洲制药有限公司厂区环保设施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设计诊断报告》、《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提出的整改意见,企业均已完成。 (2)年产500吨ME、30吨CS、500吨IH、150吨IV、150吨IP、2000吨GF、300吨PY、200吨IH-N1、300吨IV-N1、200吨D5等产品及配套碘回收技改项目(本次验收:年产350吨碘回收、500吨IH、150吨IP、200吨IH-N1)及年产120吨碘克沙醇技改项目于2024年09月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3)①根据企业正在实施的“三同时”项目“年产500吨ME、30吨CS、500吨IH、150吨IV、150吨IP、2000吨GF、300吨PY、200吨IH-N1、300吨IV-N1、200吨D5、1300吨D705等产品及配套碘回收技改项目(三期:1000吨GF、1000吨D705(IH-N1、IV-N1中间体)、200吨D5)”,本次现状评价,取消200吨/年愈创木酚甘油醚(二车间)、500吨/年D705(七车间)、111吨/年D5(八、九车间)。②GF(愈创木酚甘油醚):批复产量2475吨/年(二车间年产2000吨外售;五车间年产475吨用于美索巴莫(ME)的生产,目前未实施),Ⅰ、其中二车间GF(愈创木酚甘油醚)现有产量为200吨/年,技改项目年产1000吨GF在二车间实施。③D705(IH-N1、IV-N1中间体):批复产量1300吨/年(自用)(用于IH-N1、IV-N1生产),七车间现有产量500吨/年,为配套二期IH-N1生产需要,技改项目年产1000吨D705(IH-N1、IV-N1中间体)在七车间实施;④D5(碘帕醇中间体酰氯化物):批复产量387.5吨/年(八车间年产200吨外售;十四车间年产187.5吨用于碘帕醇的生产,未实施),技改项目在八车间实施年产200吨(外售),取消八车间现有年产111吨(用于年产90吨碘克沙醇的生产),实施后覆盖现有产量,实施后八车间总产量为200吨/年。⑤技改项目实施后取消现有年产200吨GF(愈创木酚甘油醚)、500吨D705、111吨D5,对应取消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范围,包括年副产:30%盐酸100吨(D5),年回收:乙醇212吨(GF)、甲醇1225吨(D705)、甲苯368吨(D5)、乙酸乙酯635吨(D5)。 (4)变更情况: ①企业委托宁波天大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于2025年06月出具了《浙江海洲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0t/a美索巴莫(三车间)、1000t/a氨基甘油(九车间)、761t/a IH-N1(十三车间)生产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说明》;于2025年6月3日经专家评审。①三车间200t/a美索巴莫生产线:在三车间二层2-4轴交A-B轴原静置分层釜R-0336增加脱氨预处理,蒸出来的含氨废水作危废处理;在车间北外经含氨废气吸收塔T-0301(新增)、T-0306(利旧),用稀硫酸进行中和,产生的硫酸铵盐废水进厂区废水处理系统。②九车间1000t/a氨基甘油生产线:将粗蒸釜A-9-R32、粗蒸塔A-9-T11、粗蒸塔A-9-T10及配套储罐布置调整至九车间9-10轴交A-C轴,调整后氨基甘油生产线区域集中,便于操作及管理。③十三车间761t/a IH-N1生产线:将萃取精馏塔13-T102出料乙酸甲酯经渗透汽化膜提纯处理,设计在十三车间三层1-2轴交C-D轴新增渗透气化膜13-X001及配套乙酸甲酯接收罐13-V169。④公用工程:为提升厂区冷媒管路的使用安全、减少维护保养压力,涉及厂区公用工程冷冻盐水介质变更为乙二醇,在各车间新增独立7℃水系统(冷乙二醇降温)及热乙二醇(蒸汽加热)系统。以上变更均不属于重大变更。 ②其他变更:企业根据生产要求进行了变更,均不属于重大变更。 变更情况详见2.1.2企业近三年来的变更、变化情况。 3)“三同时”项目实施情况: ①年产800吨愈创木酚甘油醚DC95(GFDC95)颗粒、100吨美索巴莫DC90(MEDC90)颗粒技改项目;非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该项目现处于试生产阶段。 ②年产500吨ME、30吨CS、500吨IH、150吨IV、150吨IP、2000吨GF、300吨PY、200吨IH-N1、300吨IV-N1、200吨D5等产品及配套碘回收技改项目(一期:年产200吨ME、180吨IH、150吨IV、300吨PY、350吨碘回收)部分工程:年产300吨PY项目及年产20吨GTA项目,该项目现处于建设阶段。 ③年产500吨ME、30吨CS、500吨IH、150吨IV、150吨IP、2000吨GF、300吨PY、200吨IH-N1、300吨IV-N1、200吨D5、1300吨D705等产品及配套碘回收技改项目(三期:1000吨GF、1000吨D705(IH-N1、IV-N1中间体)、200吨D5)”,该项目现处于建设阶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浙江海洲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浙江圣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对企业开展安全现状评价工作,评价项目组通过资料准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现场检查等工作,并依据国家《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等要求,编制了《浙江海洲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在评价过程中,得到相关领导、专家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在此表示一并感谢! |
|
项目组长 | 葛跃君 | |
技术负责人 | 陈业鸿 | |
过程控制负责人 | 盛玮玮 | |
评价报告编制人 | 葛跃君、童泽文、王琴、陈科新、刘仕品 | |
报告审核人 | 许可水 | |
参与评价工作 | 安全评价师 | 葛跃君、王琴、陈业鸿、许可水、童泽文、陈科新、刘仕品、盛玮玮 |
注册安全工程师 | 葛跃君、童泽文、陈科新、许可水、陈业鸿、盛玮玮 | |
技术专家 | ||
现场开展安全评价工作 | 人员 | 葛跃君、王琴 |
时间 | 2025年3月25日 | |
主要任务 | 报告编制、收集资料、现场检查 | |
报告提交时间 | 2025年7月21日 |